在清代,一手遮天的土皇帝幾乎很少看見,除非在電視劇《雍正王朝》里可以看得見的年羹堯,但這個真實性還是不敢叫真的。
讀中國人民大學郝英明先生的文章和朱批奏折,發現這樣一個故事。乾隆十年正月,盛京禮部侍郎瓜爾佳氏納爾泰毫不客氣地撅了他的頂頭上司奉天將軍達爾當阿。
奉天禮部是奉天將軍治下的五部之一,無尚書,由奉天將軍主管。將軍正一品,侍郎正二品,管個正著。然而,乾隆十年正月,侍郎納爾泰竟一點也沒給將軍的面子。
還是要先說一下,一般人認為,清代達官貴人都是富得流油的,其實不是,清廷自雍正后,官員收入過低,通常的情況是,入不敷出。
乾隆九年九月,達爾當阿上任奉天將軍,因為朝廷按例沒有分配住房。將軍府院內除了辦事大廳,也沒有可以居住的房間,達爾當阿只好借住古廟。這也夠奇的。三個月后,達爾當阿的家屬從京城搬到了沈陽。將軍的住房還是沒有著落,他的現有存款不足以在沈陽購置那套他看中了的前任將軍留下的院子。于是,他只好向掌握財權的禮部侍郎納爾泰商量,他說:“納先生,我可以預支今年上半年的養廉嗎?”大約是這樣,比較客氣,而不是說“去,給老子取點錢!”養廉,是指養廉銀,“雍正后,清官員于正俸外加給的一種收入。清朝官俸很低,一品大員年俸銀一百八十兩、祿米九十石,七品知縣年俸銀四十五兩、祿米二十二石,武官所得更少。”也就是說,在納爾泰所管的禮部的賬上,有他的主管領導達爾當阿的一部分銀子。應該得的,納爾泰代管而已。但是朝廷對養廉銀有個規定,就是必須要官員到任滿一年才可以動用。這事按說,納爾泰給辦了也沒有什么。錢是人家的,不過早晚而已。況且,人家是一品將軍,論與皇上的關系,比自己密呀。然而,納爾泰瞅瞅這位頂頭上司,搖搖頭說:“不行,這不符定例。”將軍達爾當阿一點也不敢生氣,只好含笑離去。在清代,官員們只替皇帝負責。誰敢裝B對部下裝皇上,誰必死。為什么呢,任何一個官員,哪怕是七品八品九品,甚至是普通士兵,都可以上折子向皇上反應上級的問題。
將軍回去,將家屬安置在古廟里。這一年11月,乾隆在河北木蘭行圍,達爾當阿本該去陪著的,但由于沒有路費,他只好讓自己的副手哲庫諾岱替他去了。這年12月,按規定他應該進京面圣,可還是沒有盤纏,請了假。
納爾泰沒有受到達爾當阿的任何為難,乾隆十三年他調走了,而納爾泰仍在穩穩當當地做他的禮部侍郎,甚至皇上還讓他兼了兵部侍郎,一直做到乾隆十五年退休。